碳中和下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與提升策略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06-10 12:32作者:馬 勇,江函哲來源:旅游學刊 碳中和戰略是我國制定的長期、有效地緩解世界氣候惡劣變化的重要舉措。2020年9月,習總書記向世界莊嚴宣告我國確定實現碳中和的時間為2060年,碳中和戰略的部署標志著我國正式踏上節能降碳、増匯中和的道路。碳中和不僅是改善溫室效應、調節氣候變化的重要手段,同時也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經濟、環境協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旅游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長久動力,因而在努力達到碳中和總體目標上不應缺位。 低碳旅游是旅游業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是多產業、多區域、多維度協同發展的突破口。旅游活動產生離不開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等多個要素相互配合。而在碳中和要求下,旅游企業應耦合低碳概念,將低碳技術應用于生產要素中。旅游者應培養低碳意識,將低碳行為融入旅游活動中,通過低碳旅游活動,輻射至其他產業低碳發展。鑒于旅游產業的綜合性和整體性,探尋碳中和目標下低碳旅游發展模式與低碳旅游提升策略十分必要。 一、碳中和目標下低碳旅游發展模式 1. 以旅游綜合體為驅動的零碳旅游社區模式 隨著國民收入逐漸增加,以觀光游覽為主的旅游活動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們對旅游體驗的需求。以休閑體驗為主的旅游綜合體相繼規劃建設,這些旅游綜合體涵蓋酒店、餐飲、娛樂、觀光等多項休閑功能。一方面豐富了旅游者的游憩體驗,提升了旅游者的休閑效益;另一方面旅游綜合體建設同樣能耦合多產業功能,推動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水平,促使旅游向社區化、集聚化、融合化發展。全球首個零碳社區是英國威爾士的Parc Hadau零碳之家,將儲能電池、創新通風系統、地源熱泵和太陽能電池板等清潔技術應用于社區35個家庭中。旅游業實現碳中和目標可以充分引用零碳社區理念,對現有旅游綜合體進行低碳化改良,使用清潔能源材料打造零碳旅游目的地,在新規劃項目中引入低碳技術,增加碳匯儲備。吸引游客進行低碳旅游體驗,從而提升旅游經濟效益和低碳效益。同時,社區型旅游目的地便于低碳化管理,推動旅游業實現碳中和目標。 2. 以政府規劃為導向的零碳旅游城市模式 碳中和遠期目標推進離不開政府支持,隨著國家及地方“十四五”規劃的編制與落實,低碳生活及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方向。因而在我國提出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時間后,各地政府和企業都在逐步推進政策編制與實施。這些政策大多圍繞供電發熱、工農生產等行業制定相關約束政策。而旅游業作為國家戰略性支柱產業,目前只是在旅游業相關要素中提出少量低碳政策。如2007年提出的《綠色飯店國家標準》和2021年批準發布的《旅游景區可持續發展指南》,僅對酒店業和景區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方向,而低碳旅游景區規范性文件、游客碳足跡測量標準和旅游業碳排放規范等多項政策暫未明確。因而,在一些旅游業占主導地位的城市中,可以率先編制零碳相關條例,規劃零碳旅游城市建設,通過旅游碳配額給當地旅游企業賦值,并制定與完善相應獎懲政策,以期實現當地旅游業碳中和,為零碳旅游城市做出表率,再通過這一模式逐漸普及,推進旅游業實現碳中和目標。 3. 以自然資源為引力的零碳旅游景區模式 碳匯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因素之一,實現碳中和絕不僅靠節能減排,增加碳匯、碳封存的資源儲備尤為重要。旅游資源多依托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這些資源不僅是旅游吸引物,同樣也是天然碳匯的生產地。林地、草原、江河、湖泊、海洋、高山等多樣的旅游資源不僅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還可以釋放大量氧氣,實現碳封存。因此,在未來景區規劃和產業規劃中,除了需要提升景區品質來獲取收益外,還要關注在規劃過程中對旅游資源的保護,將林木碳匯、海洋碳匯、土地碳匯等進行較好維護。同時,還要注重在開發運營后景區碳排放量監測,通過智慧景區、大數據監測等方式實時監管景區吸收與產生的二氧化碳總量,并根據超額排放量合理進行碳捕獲及碳封存技術調整。另外,零碳旅游景區的搭建對于旅游者的環保認知、低碳意識、零碳理念有一定宣傳作用,加深國民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理解,促進低碳旅游行為產生。 二、碳中和目標下低碳旅游提升策略 1. 政策引導:構建低碳旅游產業結構體系 “上兵伐謀,規劃先行”,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對低碳旅游發展影響較大。我國在未來10年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重心會在水泥加工、發電供暖、能源材料等碳排放量大的產業上。在我國完成碳達峰后,由碳達峰到碳中和的階段中,旅游業的產業優勢更能體現。因而在我國實現碳中和過程中,需要制定合理規范的政策以促使旅游業完成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 構建與完善低碳旅游產業結構體系有利于推動旅游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還能推進旅游業碳中和進程。首先,要明確旅游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的重要地位,并結合旅游業業態構成制定相關政策,形成全產業低碳化的發展趨勢。其次,應分階段規劃旅游業實現碳中和歷程,確定旅游業在碳達峰時期的具體目標,并部署2030年到2060年碳中和時期旅游業的基本方略。再次,要擬定旅游業碳中和法規,從政府角度規制從業者的碳排放總量。同樣地,對于積極進行降碳減排的企業和個人也應建立完善的獎勵機制,鼓勵人們積極參與實現碳中和的最終目標。最后,是完善教育宣傳體制,將雙碳目標、雙碳概念、低碳理念融入旅游業相關要素中,通過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景區和旅游活動等多種方式進行宣傳教育,提升旅游者環境意識。 2. 產業引領: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價值訴求 戰略部署實施離不開產業發展與效益提升,旅游業作為綜合性產業,有融合性、驅動性、適應性和敏感性等特征,產業融合已成為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文旅融合、交旅融合、科旅融合、農旅融合、工旅融合等多種“旅游+”和“+旅游”理念涌現,打造了一系列旅游新業態產品。在碳中和戰略部署中,充分發揮旅游業融合特性,將低碳旅游融入旅游項目規劃、旅游交通優化和旅游住宿轉化中,以此實現多產業協同發展、多效能共同提升的目標。 在產業規劃中,低碳旅游應充分發揮其價值導向及引領作用,推動旅游業向高質量轉型。通過低碳旅游發展,一方面可以為碳中和目標下旅游業指明發展方向,提升旅游業碳排放效率,降低旅游業碳排放總量;另一方面,還能充分發揮旅游業產業融合功能,將低碳技術滲入多項業態,并引入旅游要素中,再通過“旅游+”的形式與其他產業進行耦合,從而實現旅游業碳中和及多產業碳中和。另外,在產業部署的過程中,旅游業通過有效串聯,將高鐵旅游、公交旅游、新能源旅游融入建設規劃之中,將新能源材料應用于旅游產業發展,創新旅游業態,為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寶貴經驗。 3. 科技引控:提升旅游節能減碳技術水準 碳中和目標實現與低碳旅游發展都需要有強大科技支撐,低碳科技在我國發展已有較長的歷史。武漢的光伏產業園是全國唯一的綜合性光伏產業園,用以制造新型太陽能產品將光熱光電一體化,及開發太陽能半導體照明技術和風光互補技術;內蒙古地區利用豐富的風能資源,開展風力發電為能源轉型作出卓越貢獻。多項研究結果表明,低碳科技提升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途徑。 低碳旅游在科技上的應用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其一是新型材料的利用,在旅游規劃中,應使用低碳材料進行建造,尤其在大型旅游綜合體的建設中,使用太陽能材料、雨水回收循環系統、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將建筑的碳排放量降低。其二是新型能源的使用,將電能、氫能、太陽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應用于旅游景區、旅游住宿和旅游活動中,減少化石能源燃燒以實現降碳減排。其三是碳捕集技術應用,旅游目的地中有大量天然林地、山川凍土和海洋海藻資源,旅游企業與科創企業可以進行深度合作,將碳捕集技術應用于景區之中。碳捕集技術最大的難點在于運輸,而旅游資源因地制宜的特性可以做天然碳儲備罐,即刻生產碳匯并封存二氧化碳,將多余的二氧化碳封存在凍土、海洋等自然資源中,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為創新碳捕集技術和實現旅游業碳中和作出貢獻。 低碳旅游概念提出已十余年,多數研究都僅限于概念的提出,缺乏一定的實踐與應用。在碳中和戰略的部署下,低碳旅游發展將迎來新的階段。本文立足于低碳旅游概念提出低碳旅游未來發展模式,從零碳旅游社區的打造到零碳旅游城市的推廣,在運營旅游景區的同時,保障自然資源的存續,并在此基礎上從政策、產業、科技3個方面提出低碳旅游在碳中和實現期間的提升策略,為實現我國碳中和遠景目標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略) 作者簡介:馬勇,湖北大學旅游發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函哲,湖北大學商學院博士研究生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ivermectinstromectoliq.com"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在城市里走街串巷感受城市文化、體驗煙火氣;在博物館里看不同的展館,欣賞更多藏品……日行數萬步,越來越多年輕人選擇花費盡量少的時間和費用,游覽和打卡盡量多的景點,然后在社交平臺進行分享。如今,年輕人觀光游開始呈現新的特點,各種半日游、一日游攻略層出不窮?! ?現狀:年輕人觀光游主要圍繞三類場景周末搭上高鐵動車,前往柳州品嘗螺螄粉,到武漢搭長江輪渡,或者到長沙打卡網紅品牌,正成為廣州不少年輕人的... 6月6日電 去哪兒6月5日發布的《2023年端午假期旅游預測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贩Q,截至6月4日的平臺搜索量和提前預訂量看,今年端午節假期我國旅游市場有望延續“五一”勢頭。數據顯示,受假期時長影響,端午節假期出行仍是周邊游、短途游居多。但得益于通暢的高鐵線路和低價機票,圍繞大城市的“2小時旅游圈”成為出行新趨勢。如從北京出發,1小時可實現京津冀多個城市通達,2小時能到達遼寧朝... “露營熱”帶動了戶外電源行業的蓬勃發展,在一眾品牌開始陷入各種“卷”的時候,一個不可忽視的挑戰已經來臨?! ±m航不限量,小指可拎起的外接電池戶外電源(品勝逆變寶)發布 前不久,廣東品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品勝)在廣州召開發布會,推出了戰略性新品——外接電池戶外電源?;趶V泛分布的換電網絡,能帶來續航不限量的全新用電體驗。并憑借“一根小指就能拎起”的超高便攜性,讓發布會上的嘉賓印象深... 3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通知,即日起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游企業經營外國人入境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業務。如今,中國入境游市場全面恢復近兩個月,吸引了外國游客紛紛來華。他們看風景、賞文化、品美食……感受美好中國的多彩活力??鞓分袊糜慰桶_在上海乘坐都市觀光巴士,用相機定格“東方明珠”的那一刻時,興奮地說:“眼前的風景很美,巴士觀光方便快捷,座位也舒適,旅程串起了上海很多地標建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24日批準18個地質公園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總數因此達到195個,分布在48個國家?!奥摵蠂炭莆慕M織世界地質公園”標識創建于2015年,用于認定具有國際重要意義的地質遺產。這有助于將重要地質遺產的保護、公眾宣傳、可持續發展方針的落實相結合,服務當地社區。在此次新增的世界地質公園網絡成員中,印度尼西亞有4個,巴西和伊朗各有2個,希臘、日本、馬來西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