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國內游出游2.74億人次 超2019年同期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5-04 08:53來源:中國網 5月3日北京電 記者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2023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行業復蘇勢頭強勁,全國假日市場平穩有序。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啟動“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月活動,推出各類文化和旅游公益惠民措施。開展以“春暖花開 我要旅游”為主題的全國文化和旅游消費周活動,滿足大家假期多層次消費需求。全國各級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繼續免費開放,積極探索打造新型文化空間,開展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全國共舉辦廣場舞、群眾歌詠、“村晚”等群眾文化活動約4.75萬場,參與人數約1.66億人次。全國1.28萬家A級旅游景區正常開放,占A級旅游景區總數的86%,除北方部分省份因季節性原因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旅游景區實現“應開盡開”。全國共舉辦營業性演出3.11萬場次,票房收入15.19億元,觀演人數約865.49萬人次。 五一假期,各地結合“5·19中國旅游日”主題月活動,相繼推出文化和旅游系列惠民活動,實行景區門票減免或打折,發放文化和旅游消費券等措施。江蘇開展“蘇新消費·夏夜生活”夏季購物節活動,發放1.7億元惠民消費券及5500萬元數字人民幣紅包。重慶舉辦第八屆重慶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攜手平臺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費券。同時,各地積極營造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新空間,提升游客滿意度和獲得感。山東淄博推出燒烤專列、免費停車等優惠措施,吸引游客到訪。北京八達嶺長城景區采取提前開園、常態化開放夜長城等舉措,迎接客流高峰。福建武夷山在各景點加派專人疏導秩序,加強觀光車調度管理,優化游客出行體驗。蘇州、鄭州、上海、北京、成都、重慶等熱門城市為留住游客也各顯身手,推出本地市民讓橋讓路、打卡點配置充電寶、軌道交通延時收班、行李儲存柜、志愿者服務亭等溫馨服務,讓游客充分感受假日出行的美好。 “五一”假期,文博看展、文化演藝、國風國潮熱成為旅游新風尚,“旅行+演藝”“旅行+看展”“旅行+刷博物館”受到市場青睞,各地相繼推出看展式社交、國風漢服、圍爐煮茶、音樂雅集等活動,演唱會、音樂節所在地周邊的酒店預訂量同比升高,旅游在周邊消費場景的溢出效應愈發明顯。中國國家博物館、敦煌博物院等文化地標熱度不減。煙臺迷笛音樂節、北京草莓音樂節門票基本售罄。麗江舉辦簡單假日生活節,打造“音樂+文旅+生活方式”的全新范本。武夷山推出閩越王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考古探源線等10條精品旅游線路。哈爾濱極地公園吸引1000多名小學生參與沉浸式海洋課堂。成都沉浸式大熊貓義工研學體驗、三星堆考古研學、川劇變臉非遺研學、青島海洋軍事展覽館愛國主義研學、天津海洋博物館科普研學、西溪濕地農業研學等項目豐富多彩。 “五一”假期,全國旅游出游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水平,出行距離和消費活躍度創下歷史新高,游客出游半徑和目的地游憩半徑雙提升,300公里以上的跨市、跨省游熱度明顯走高。國內傳統熱點旅游目的地城市北京、杭州、大理、廈門熱度不減,重慶、長沙、淄博等網紅城市,長興、仙居等小眾目的地備受關注,親子玩樂、非遺、休閑度假、鄉村旅游等受到青睞。根據數據監測,4月28日18時至5月3日6時,243個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夜間客流量7768.6萬人次,平均每個集聚區每夜6.39萬人次,較2022年同期增長114.5%。其中,上海南京西路、南京秦淮河—夫子廟片區、泰安泰山秀城、長沙五一商圈、成都春熙路大慈坊、南寧三街兩巷、西安城墻景區等多個集聚區“五一”假期累計夜間客流量均已超100萬人次。 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ivermectinstromectoliq.com",本文鏈接:http://www.ivermectinstromectoliq.com/h-nd-2846.html
【中國旅游網版權聲明】原創內容版權歸本站所有,如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旅游網"或"www.ivermectinstromectoliq.com"并附文章鏈接,需確保文章的完整性,不得更改曲解原意;摘錄和轉載的第三方內容,本站無法保證其真實性,亦不代表本站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屬原媒體及作者,如有版權異議請聯系我們予以刪除。 2023年9月15日,舟山市“小島你好”公共建筑與藝術裝置國際設計競賽終審會于舟山國際海島旅游大會永久會址成功舉辦,獲獎的設計團隊和個人獎項也同步公布,至此,歷時數月的國際競賽圓滿落幕,為小島的自然和人文建設再添新的動力。據主辦方介紹,立足于海島建設,舟山發起“小島你好”公共建筑與藝術裝置國際設計競賽,以“超自然·超未來”為設計理念,以公共性的建筑和藝術裝置作為“小島實踐”的撬動支點,創造海... 作為三明城市更新重點單元,建成于1980年的麒麟山公園是三明市區內唯一集游覽休閑于一體的山地綜合性公園,是承載幾代三明人的城市記憶重要文化載體。文旅體驗場景從“白”到“黑”交互相融、流暢切換,創新性為麒麟山公園量身定制了“日游夜秀”的全時游憩模式,開拓了城市更新文旅增長的新動力。 集群英之力,繪文博未來。近日,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中國數字文化集團指導、博物館頭條發起主辦,聯合廣東省博物館協會共同策劃的“大灣區博物館發展大會”在東莞松山湖科學城舉辦。大會以“面向未來的博物館”為主題,深入探討粵港澳大灣區博物館在新時代的創新發展之路。夏普恩益禧視頻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應邀參會,與行業專家對話數字化博物館發展與應用。NEC顯示產品華南區銷售總監李子華現場演講作為人類文化與歷... 河湖交織滋潤了她曼妙的身姿,千年傳承孕育了她博大的胸懷,衡水,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當你與衡水愈發親密,自然而然便能感觸到這周城市的別樣韻味——自然環境的旖旎的、歷史文化的厚度和流淌于城市肌理之間的溫度。圖 | 衡水湖一湖碧水千秋畫 秀美湖城生態美衡水自古與水結緣,鑲嵌在城市中央的衡水湖被譽為京津冀最美濕地,更有"京南第一湖"、"華北大地的綠明珠"等諸多佳譽。衡水湖濕地是極具典型性和... 近日,記者從香港旅游發展局獲悉,內地旅客依然是訪港主力,2023年前7個月訪港游客累計1650萬人次,其中約1308萬人次來自內地。7月訪港旅客數字為360萬人次,按月上升31%;其中83%為內地旅客,約有297萬人次?! ?023年1月至5月,訪港旅客累計突破1000萬人次,是疫情前平均數約40%,其中來自內地的旅客超過795萬人次。以此計算,6、7兩月訪港旅客錄得約650萬人次?! ≈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