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電 國家文物局、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三部門日前發布《關于開展中國文物主題游徑建設工作的通知》,“十四五”時期,我國將試點建設3至5條中國文物主題游徑。文物主題游徑的資源對象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主體,涵蓋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等文物類型。圍繞文物游徑主題,可串聯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筑、傳統村落,可包括農業遺產、工業...
4月18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發布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報告(2018-2022)。根據報告,五年來,5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累計游客達1.46億人次。4月18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發布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報告(2018-2022)。根據報告,五年來,5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累計游客達1.46億人次。五年來,公布掛牌的55處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法規制度不斷完善,文保規劃穩步推進。55處公園中,33...
西安城墻信息中心可進行全方位檢測說起陜西西安城墻,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古老”,它于1961年就成為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在保護好的基礎上,古老的城墻增創了新的體驗場景,成了游客必打卡的景點。去年10月,2022年文化和旅游數字化創新實踐十佳案例公布,西安城墻管委會“數字化助力西安城墻文物保護和文化遺產傳承”入選。2021年,西安城墻入選國家第一批文物預防性保護試點。從...
文物、古籍、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先后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關于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關于推進新時代古籍工作的意見》等文件,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不斷...
近日,“世界旅游聯盟?湘湖對話”在杭州舉辦,本次“湘湖對話”為期兩天。會上,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會長王曉峰發表了題為《文旅融合中的非遺傳承與可持續發展》的演講。他表示,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文化傳承創新切實的需要,也是旅游繁榮發展的必然選擇。旅游在世界交流交往互動最為頻繁也最為廣泛,是傳播文明、交流文化、增進友誼的橋梁。而非遺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體現了不同...
老字號是我國工商業發展歷史中孕育的“金字招牌”,歷史悠久,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技藝和服務,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有著很高的經濟價值,也有豐富的文化價值,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中不可或缺,在滿足居民消費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近日,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文物局、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印發了《中華老字號示范創建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文化遺產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拔覀兙褪菫檫\河邊的博物館群來的?!焙贾莨に嚸佬g博物館,游客絡繹不絕,不少是來自外地的家庭游客。剛剛過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館迎來一波游覽熱潮。近幾年,《只此青綠》《唐宮夜宴》《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的走紅喚起了人們對文博的熱情,“博物館熱”悄然興起。沉下心來逛一次展覽、聽一場專業講解成為一種熱門的出游選擇。各地博物館也紛紛出招,推出互動體驗、文創產品、數字文物,...
闊別千年,曾侯乙編鐘1:1復制件首次在數字世界中被“敲響”,磅礴的旋律噴涌而出,莊嚴訴說著先秦燦爛的禮樂文明和中國青銅時代的輝煌歷史;“字簡而義盡,文約而音賅”,古拙而意味深長的古琴減字譜也在數字世界中記錄歷史遺音,復刻古人指尖與心中的綿長意蘊……為響應文旅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提到的“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實施中華文物全媒體傳播計劃,在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的學術指導下,...
在剛剛過去的新春佳節,不少人感嘆:博物館已然成為全國各地最難約的地方之一。以上海為例,春節假日開放的72家博物館共接待觀眾50萬人次,同比增長近62%。上海博物館更是憑借“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這一重磅引進展成為當之無愧的“頂流”。據統計,該展開幕三周來,已累計吸引觀眾超過8萬人次。觀展熱情持續高漲,預約一直滿額,至今每天仍有大量的觀眾致電上博或在微博、微信上留言咨詢觀展...
這座全球最大考古博物館建了整整二十余年,將于2023年1月1日對公眾開放。如果出境旅游重新開放,你的第一站要去哪里?請將即將開業的大埃及博物館放在心愿清單首頁,這座全球最大考古博物館建了整整二十余年,館藏超過10萬件埃及古老文明珍寶的新博物館將于2023年1月1日對公眾開放。100年前,霍華德·卡特意外發現了圖坦卡蒙墓,這一未遭盜掘的古墓中出土的大批珍寶震驚了世界,是埃及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最偉...
全國旅游投訴舉報熱線:12345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12377
京ICP備2021027040號-2 經營許可證110105017960088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25983
China Tourism Network Copyright ? 2010-2023 ct.cn All Rights Reserved